【建议收藏】这些坑人的通信谣言,你没踩过坑?
时间:2025-09-29
来源:中国电信博物馆
【建议收藏】这些坑人的通信谣言,你没踩过坑?
“5G信号会致癌”“Wi-Fi开着会泄露隐私?”曾几何时,这些真假难辨的传言,总在家人群、朋友圈里反复“蹦跶”?有些谣言甚至包装得比官方通知还像回事。但是,谣言终归是谣传,前一秒还在被转发,后一秒就被打脸 “纯属造谣”!
今天咱就来扒一扒一些坑人的通信谣言,看看你是不是也曾不小心成了谣言搬运工?今天这波避坑干货可别错过!建议先收藏!
01 手机/电脑装了杀毒软件就绝对安全?
你是不是也认为:手机或电脑装了杀毒软件就万事大吉,绝对不会中毒,其实这种想法可是大NO特NO!
杀毒软件只能够有效防御已被发现、分析或记录在病毒库中的病毒。新出现的攻击手段,在最初往往不会被任何杀毒软件识别,所以设备依然有被感染的风险。而且,现在很多网络攻击并不依赖病毒,而是伪装成银行、快递公司或政府部门发送钓鱼邮件、短信,诱导大家点击恶意链接或输入个人信息。这种情况下,即便设备有杀毒软件,账户和隐私信息也可能被盗取。
02 把手机屏幕调成绿色,可以护眼?
为了护眼,有人把手机屏幕调成绿色,结果盯着看两小时,眼睛该酸还是酸 —— 你以为在给眼睛 “放年假”,其实它还在 “996”!这是因为只要眼睛还是看近处,就不会放松,仍然处于用眼疲劳状态。
就连手机里的“护眼模式”,也只是把屏幕调成暖色调,顶多减少点蓝光刺激,就像给眼睛戴了层薄口罩,挡不住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 “硬核伤害”,干眼疲劳照样来!
真正的护眼“王炸组合” 只有三件套:多眨眼、多休息、多户外活动。
03 身份证和手机放在一起会消磁?
这个“锅”手机可不背!
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。当我们刷身份证时,身份证阅读器就会发出射频信号。身份证内的射频芯片通过电磁感应获取能量,对自身短暂供电,完成一次信息交换,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到数据处理系统,就完成了一次身份证核验。而消磁是磁性物体在特定条件下磁性被破坏,导致磁条信息无法读取或损坏。一句话总结,身份证内部压根没有磁条,所以不存在被“消磁”一说。
如果身份证存在无法读取数据的情况,一般是芯片或线圈坏了造成的。所以我们在使用身份证的过程中,要避免重力扭曲,重压或者放置在高温度下,以防芯片和线圈受损。
不仅如此,芯片式银行卡和手机放在一起也不会被消磁。大家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啦~
04 仅凭声音或视频内容即可确认对方真实身份?
还以为听着熟悉口音、看着真人视频,就能确定对面是 “本人”?醒醒吧!现在的 AI 早就把 “耳听为实、眼见为实” 卷成 “耳听可能为虚、眼见也难为实”了!
AI 语音克隆技术早就玩得溜到飞起 —— 几秒钟语音就能生成高度相似的音色,再利用文本转语音技术,就可以通过文本朗读,任意编造“某个人”说话的内容。甚至能实时聊天,连语气细节都像模像样。之前就有骗子用AI仿冒全红婵、孙颖莎的声音卖土鸡蛋,还有假 “马斯克” 哄骗 82 岁老人,卷走毕生积蓄,这些套路让人防不胜防!
更绝的是视频造假,AI对口型技术能让画面里的人 “跟着” 合成语音动嘴巴,要是不盯着口型细节看,根本难辨真假。而且这些技术门槛超低,开源模型、傻瓜式APP一搜一大把,骗子上手比咱们刷短视频还容易。
所以别再迷信声音和视频!碰到要转账、带货、提要求的,一定要多留个心眼:先看音画同步不?再查账号有没有官方认证?最好跟对方对个“专属暗号”做二次验证。毕竟在AI 能“克隆”任何人的时代,多一些警惕,才能少踩一些坑!
05 5G辐射比4G大?
无论是之前用的2G/3G/4G,还是毫米波级别的5G,其频率都比可见光要小。因此,单从辐射本身的属性而言,无线电波所蕴含的能量比可见光还低,对人体没什么危害。更多关于辐射的谣言点击下方即可破解!(被“妖魔化”的辐射,真相到底是什么?)
参考资料:
1.中国新闻网-科学辟谣:《AI可以用来预测彩票信息?》《AI已经足够聪明,可以当心理咨询师?》《手机/电脑装了杀毒软件就绝对安全,不会中毒?》;
2.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:《仅凭声音或视频就能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?千万别被骗了!》,作者:木木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专业 资深产品经理 人工智能方向科普作者;
3.光明网:《热搜第一!身份证真的会被手机消磁?》;
4.科普中国:《手机屏幕换成绿色壁纸,真的能护眼吗?》。